饮食常识Manual

集宁区“诚”势而为 纵深推进诚信建设

2025-02-23 19:15:06
浏览次数:
返回列表

  讲诚信、守信用,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。今年以来,集宁区深入实施诚信建设工程,在健全工作机制、弘扬诚信文化、开展诚信教育、培树诚信典型等方面持续发力,助力诚信建设工程蓝图“立体呈现”。

  “诚信立身,信义为本。”“对人以诚信,人不欺我;对事以诚信,事无不成。”“诚信,让心灵无瑕,让友谊长存,让世界美好。”在人民公园,一句句醒目的诚信宣传标语让市民眼前一亮。

  日前,不少市民在人民公园和时代公园散步时发现,公园内多了一些“诚信元素”,这是我区实施社会诚信建设的一项举措。公园在原有设施的基础上,通过灯杆道旗、地面彩绘等形式,将诚信相关成语谚语、名言警句等内容,植入其中,融入生活。

  “只要有时间,我都会来公园走走。这里的诚信标牌很有意思,我看过好几遍,每次看都有不一样的感受。”正在人民公园锻炼身体的市民安宝荣对记者说。

  在广场、社区、企业、商业街区、公交站点……诚信宣传牌见缝插针式布局,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。近年来,我区充分利用墙壁、围挡等,展示二十四字核心价值观、公益广告等宣传牌,内容在诚信方面予以重点倾斜,诚信宣传氛围日益浓厚。

  走进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,新鲜蔬菜整齐地摆放在摊位上,蔬菜区、水产区、调料区等划分合理;“公平秤”分布在大厅显眼的位置,并公示了投诉电话,消费者可以随时自行称重,确保文明诚信服务、安全放心消费。

  在康泰惠民园农副产品交易中心肉食区,购买鲜肉的市民仔细挑选,摊主们称重、打包,忙得不亦乐乎。记者发现,关闭了美颜“生鲜灯”的肉类没有昔日那么“养眼”,但却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选购。

  “以前农贸市场使用‘生鲜灯’,灯光又亮又刺眼,看不到肉的品质。现在市场上不让使用‘生鲜灯’了,我们买肉就能看到它本来的颜色了。”市民郭焱说。

  关闭美颜“生鲜灯”,不仅市民拥护,诚信经营的商贩们也是双手支持。“我们非常赞同禁用‘生鲜灯’,这样顾客可以直观地看到肉的新鲜度,市民买得放心。”马飞肉食经销部店主李彦俊告诉记者,物美价廉、诚信经营才是招揽顾客的根本。

  加强政务诚信建设,是提升政府行政效率和公信力的重要手段,也是优化营商环境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。近日,在区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记者看到,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络绎不绝,排队取号、咨询办理业务,现场秩序井然。

  “这里的办事效率和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让人特别满意,跑一趟基本就能办完。”市博通财税服务有限公司法人王春雨说。

  立足政务服务“小窗口”,做好营商环境“大文章”。我区通过“诚信建设投诉窗口+帮办代办服务”、“诚信建设投诉窗口+12345热线相关问题承办”等方式,对社会信用好的企业、群众,提供“容缺受理”、“告知承诺”、帮办代办等一系列便民政务服务,实现“让信用信息多跑路、让诚信主体少跑腿”。

  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娜说:“我们严格落实‘首问责任制、服务承诺制、限时办结制、一次性告知制’等制度,确保为前来办事人员提供更高效的政务服务。”

  “之前,来政务大厅办理一些相关事项,手续需要跑好几次。现在,非关键材料容缺后补,为我们中小企业提供了更多便利。”内蒙古晖宇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孙柏桐说。

  政务诚信是社会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。区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将继续深入推进政务服务窗口单位诚信体系建设,以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基础,不断扩大政务服务诚信窗口的影响力和感召力,让政务服务更高效、更周到。”

  秉诚信之光,夯民生之基,谋发展之路。在“诚信集宁”的建设道路上,全区上下凝聚起“诚信之力”,擦亮诚信最美底色,一路与诚信同行,共同创造集宁区更加美好的未来。

搜索